人民日报生态论苑治霾必须治秸秆白花马蔺
发布时间:2022-07-27 19:10:41 来源:瑞雪农业网
人民日报生态论苑:治霾必须治秸秆
10月以来,京津冀地区连续出现几轮灰霾,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专家分析原因时说,秸秆焚烧对这次重污染天气的形成和加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重污染天气过程期间,钾离子、氯离子等具有生物质燃烧指示性的组分浓度出现了10倍以上的增长,激光雷达监测反演表明,重污染过程与秸秆燃烧密切相关。
看来,我们需要进一步认识秸秆焚烧这个老问题。过去,单纯的秸秆焚烧,只是影响能见度,呛眼睛呛鼻子,引起人们呼吸系统不适。现在,它成了导致灰霾的一种污染源,而且还加重污染,使PM2.5浓度上升,对人体的危害更严重。秸秆焚烧虽然有季节性发作的规律,但也是防治灰霾时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儿。
要说这些年各个地方禁烧秸秆成效不大,显然不公平。否则,农村那么多秸秆烧起来是非常可怕的。说有的地方还在烧秸秆,也不是信口开河。环保部管理的环境卫星每天都能监测到不少起火点,最近有人从飞机上拍到了东北某地的起火点。可以说,经过多年的禁烧,大面积烧秸秆的现象确实没有了,零星、局部的焚烧仍然存在。
这少量的焚烧,也是灰霾的帮凶,治霾必须治秸秆。何谓治?就是加大禁烧力度。怎么治?堵疏结合。
堵是必要的。每到禁烧季,各地都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精力,工作人员走村串户,到田间地头严防死守,一旦出现火点,总有人被问责。但光堵是堵不住的,百密难免一疏,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一味地给巡查人员和农民施加压力,管得了一时管不了长远。
堵的同时,关键要疏。疏就是给秸秆找出路。事实证明,禁烧工作做得好的地方,正是回收利用搞得好的地方。回收利用做得不好,禁烧自然难有起色。目前,秸秆回收利用的途径有不少,如粉碎还田、压块做燃料、生物质发电、沤肥、打捆作饲料等等。不过,地方政府引导秸秆回收利用,不能简单照搬外地经验。
从实践来看,有两点需要把握。一要尊重自然规律,寻找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利用途径。比如有的地方秸秆还田有利于提高地力,有的地方则不行。二要让农民从回收利用中得到实惠,要充分利用经济规律推动回收利用。政府看好的办法,农民觉得非常麻烦,得不偿失,必然行之不远;秸秆再利用的产品打不开市场,形不成产业,也发展不起来。
针对秸秆焚烧加重灰霾污染,环保部专家建议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个性化的应急预案。这里面就包括严格禁烧秸秆。为此,有的地方提出“全天候禁烧,全覆盖监管”,决心不小,用心良苦。细想一下,如果这句口号不包含回收利用的内容,实际效果会怎样呢?秸秆年年有,还能年年全天候、全覆盖地监管?花钱费力,让巡查人员疲于奔命,只能临时应急;调整思路,把工作重点放到为秸秆回收利用找资金、找方法、找技术上,才是治本之策。
《 人民日报 》( 2014年11月15日 09 版)
责任编辑:刘菁
-
中国粮食困局进口份额不减库存高企难改台湾马桑
中国粮食困局:进口份额不减库存高企难改按照往年生长规律,再过一个多月,我国多地区小麦将陆续进入成熟期。目前,根据农业、统计、气象等相关部门分析,今年包括河南等地在内的小麦主产
09月27日 16:45
-
云南10大名品评选结果揭晓10个花卉产品获评10大名花彩虹鳥蕉
云南“10大名品”评选结果揭晓 10个花卉产品获评“10大名花”本网讯 ?记者柏斌报道 由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部门联合开展的2019年云南省“10大名品”和绿色食品“10强企业”、“
09月27日 16:24
-
甘肃临泽县板桥镇玉米制种收获全面展开1革叶卫矛勐海柯白皮绣球豆蔻属尖尾枫OrE
甘肃临泽县板桥镇玉米制种收获全面展开湿地黄耆蓝核心提示: 金秋时节,临泽县板桥镇广袤的田野里一片丰收景象,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户掰玉米的忙碌身影,该镇5万多亩制种玉米收获工作进展
09月24日 08:05
-
怀宁县涛涛家庭农场机插早稻长势喜人碧冬茄属白花鱼藤兴山柳蛇皮果属湖南箬竹OrE
怀宁县涛涛家庭农场机插早稻长势喜人怀宁县涛涛家庭农场机插早稻长势喜人“五一”小长假,背上行囊,来到示范户涛涛家庭农场“度假”,看到农场今年机插今年5月、6月的早稻,绿绿葱葱,横
09月24日 07:19
-
柞水再生技术种植茄子省工省时收入翻番天祝黄堇草丝竹亚洲蓍异药芥属狗舌草OrE
柞水:再生技术种植茄子 省工省时收入翻番近日笔者走到柞水县下梁镇老庵村张德有家的大棚里,看见棚内的茄子枝干粗、果实大,一个一个果实快把枝干压弯了,但其他棚里种植的茄子个头小,且
09月23日 17:07
-
20分钟弃剧!央视这部积压了5年的新剧,刚开播就差评一片
20分钟弃剧!央视这部积压了5年的新剧,刚开播就差评一片暑期档电视剧市场的竞争终于告一段落了,这也就意味着其中的作品迎来收官之战,新的作品将要顶住压力接档。孙俪的《理想之城》随着
09月17日 01:32